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负担越来越重,压力也越来越大,如果任由负面情绪慢慢累积很可能会成为压垮你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,甚至会引发精神心理疾病,例如常见的焦虑症、抑郁症、失眠症等等。
在每年因自杀死亡的30万人中,89%以上曾有过失眠、焦虑和抑郁症状,失眠、焦虑、抑郁是导致人自杀最主要的精神性因素。甚至有不少人,从焦虑发展为失眠,最后形成抑郁。
焦虑、抑郁与失眠的症状和危害
抑郁
症状表现: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消极悲观、思维迟缓、缺乏主动性、自责自罪,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,感到全身多处不适。
危害:睡眠差、乏力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、便秘、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、性欲减退、阳痿、闭经、胡思乱想,对学习、工作、生活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,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。
焦虑
症状表现:坐立不安、紧张担心、胸闷心慌、窒息频死感或失控感、提心吊胆、心悸手抖、肌肉紧张和疼痛。
危害:肠胃不适、食欲下降、心烦不眠、睡眠障碍、烦躁不安、注意力不集中,增加癌症的发生率,生活质量可能会下降,严重时可能导致工作能力下降,给家庭带来一定痛苦。
失眠
症状表现:入睡困难、处于浅睡眠、早醒、易惊醒、醒后疲乏、彻夜难眠、睡眠质量低下、睡眠时间明显减少。
危害: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易乱、疲乏无力,甚至以头痛、多梦、多汗、记忆力减退,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,并诱发一些身体潜在的疾病,比如高血压、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。
焦虑症、抑郁症、失眠症
为什么他们联系这么密切?
患有失眠的人,不仅注意力分散、记忆力减退等,还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,如抑郁、焦虑,甚至自杀。
同时,人会因为焦虑导致抑郁,所以一个抑郁症的患者,在前期的时候必有焦虑。很多焦虑患者和抑郁患者,绝大数都有伴随着失眠。一个长期的失眠者,可能是因为有一些的事情使他焦虑了,人一旦焦虑就会辗转难眠,长期的失眠会影响心情和精力,使的人心情很郁闷,人在这种精神异常的摧残下,最终扛不住这些压力,然后发展到抑郁情况,便走向了崩溃。
日常,可能很多人很难将焦虑症、抑郁症与失眠与联系在一起。殊不知,失眠也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先兆,长期失眠很可能发展成焦虑症或抑郁症,同样,这两者也会加重失眠问题,形成恶性循环,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。
抑郁焦虑和失眠患病率大幅增加
这是因为:
目前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,一方面,人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有所提升,发现问题不再憋着、忍着,懂得就医寻求帮助,以及专业医生识别能力提升,使得疾病识别率增加。
另一方面,社会的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普遍改变,以前的人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现在不少都市白领起早贪黑,生物节律被打乱,对情绪、精神影响极大。另外,由于生活压力过大,负面情绪堆积难以宣泄,都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出现。
除了社会因素,精神疾病的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,有精神心理疾病家族史的人,其易感性(患病风险)更高;消极的人格特征也与发病有关。总的来说,“孤僻内向、敏感多疑”的人更容易“染上”精神心理疾病;而生活中遇到的重大事件,如丧偶、离婚、严重躯体疾病、家庭成员患重病等可能会成为发病的导火索。
焦虑、抑郁、失眠不用怕,
我们应做到:
1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,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。运动,如跑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、缓解焦虑抑郁,提升自信、促进社会交往。
2.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,也是负责任、关爱自己、有智慧的表现。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专业机构,专业医生会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,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。
所以,平时如果情绪低落、兴趣丧失、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。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、学习无效、工作拖延,甚至悲观厌世。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,需要及时防范。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,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、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、手抖、出汗、尿频等症状。
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,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,尽早求治,防止问题加重。抑郁症、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、物理仪器治疗等综合系统诊疗模式,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,预防复发。
一个健康的人,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,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。抑郁与焦虑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难免要经历的情绪体验,两者有时可以并发,适度的焦虑、抑郁未必有害,只有当这些痛苦体验持久地给人造成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,并妨碍了工作、学习、生活和社交功能时才能视为病态。
同时,失眠持续超过3周,若不及时治疗,很容易发展成慢性失眠症,一定要趁早到医院就诊,此举不但有助于改善睡眠症状,也能防止长期失眠可能导致焦虑症、抑郁症等多种疾病。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yxyfsyy.com/jsflz/13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