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每晚都会失眠,到凌晨四五点才会迷迷糊糊地睡着。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去学校,到了学校就趴在桌子上半梦半醒地发呆。”
“我想我是做不了你们心里的好学生了,不要苦苦相逼了,你们可知我每天都难以入睡,焦虑烦躁吗?其实我曾经也很努力了,但是成绩就是提不起来,我有什么办法?”
“我从去年开始,似乎就开始有一种心理异常的感觉。一开始也形容不出来,只觉得内心中自我感消逝,好像失去了自我一样。后来觉得对事物的感觉有些与以往不同,看法,想法也不同。对外界事物失去了兴趣,连原先喜好的事也感到没意思。生活和学习上必须做的事,都是不断催促,勉强自己,感到很痛苦。”
看到这些青少年的自述,我们不得不关注一种疾病:青少年抑郁症!
近年来,抑郁症低龄化的趋势引起了家庭、学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。目前,青少年患抑郁症的比例达到该病症总患者人数的近20%,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每年接受心理治疗的人群中,有四分之一的人为青少年。所以说,抑郁人群越来越低龄化。
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疾病,有70%左右是大脑神经递质出现异常,是生物学因素的作用,30%是外界精神压力。
但是现在人们对待抑郁症却恰恰相反,往往认为大部分都是心理压力,所以一旦出现失眠、焦虑、抑郁,总是认为是思想上太“脆弱”,无法承受压力。
所以我们整个社会应该把抑郁症当做一种疾病来看,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种心理问题,只有这样,患者才能安心的按照正常疾病的处理流程进行治疗。
“厌学”和“抑郁症”有区别
很多青少年的抑郁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愿意去学校甚至是厌学,而有些家长或学校老师可能简单的认为就是学习压力太大,归咎于“学校恐惧症”。其实,情况并不是想象的这么简单。
普通的“学校恐惧症”或厌学,往往在学校里是情绪异常,但一旦下课了,出了学校或者回到家里就是非常正常的了;但如果是抑郁症,无论是在学校里上课还是回到家,情绪都是异常的。
这些学生的智商往往是正常的,甚至是超长的,他们都十分清楚自己周围的同学在认真学习,在天天进步,但自己却没有动力。
有些人可能认为抑郁症就是坐在角落表情呆滞甚至沉闷,其实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就是对事物“缺少愉悦感”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体验不到其中的乐趣,没有动力,这都是抑郁症的典型心理感受。
抑郁症的诊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“影响正常的学习、生活”,有些严重抑郁症的青少年往往最后就是不得已休学,这就具备抑郁症的治疗指征了。
抑郁症和“叛逆”应区分
抑郁症和叛逆完全是两种概念
抑郁症患者主要的表现就是情绪低落,对很多事都很悲观,自我否定,敏感多疑,还有可能会出现自杀倾向。而叛逆的孩子,是在进入青春期后,非常敏感,像刺猬一样,浑身都是刺,父母关心他也不行,甚至讨好他也不行。父母稍微有一点点做得不如他的意,或者父母根本就没做错什么,孩子就“原地爆炸”,大发脾气。
那么,青少年抑郁症的常见表现有哪些?症状归纳起来,主要有五种表现:
1.身体不适
患者一般年龄较小,不会表述情感问题,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。他们的“病”似乎很重,呈慢性化,或反复发作,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,又没发现什么问题,吃了许多药,“病”仍无好转迹象。
2.情绪低落
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面对达到的目标、实现的理想、一帆风顺的坦途,并无喜悦之情,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。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、心事重重,想打退堂鼓。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,经常无故往家跑,想休学退学。
3.反抗父母
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,乱扔衣物,洗脸慢,梳头慢,吃饭慢,不完成作业等。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,夜不归宿,离家出走,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(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,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),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。
4.适应不良
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,经常心烦意乱,郁郁寡欢,不能安心学习,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,调换班级、学校。
5.自残、自杀行为
重症患者会利用各种方式自残、自杀。对自残、自杀未果者,如果仅仅是抢救了生命,未对其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(包括心理治疗),患者仍有自残、自杀情况的发生。因为这类自残、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,他们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,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,身不由己。
如果家长察觉到孩子的心理确实出现了问题,千万不要讳疾忌医!
不要以为孩子自我太调节就可以恢复,也不要以为孩子的抑郁只是孩子的“娇气”,不加理睬!
作为家长,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们出现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正确分析,及时发现抑郁症的症状并早期加以干预及规范治疗,尽量避免孩子们受到不应该有的伤害,防止悲剧的发生。
【 青少年抑郁症 】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yxyfsyy.com/yyz/1459.html